日前,“鄧麗君”走上周傑倫演唱會的舞臺,演唱了3首歌曲,令不少網友驚歎和飆淚,懷念鄧麗君的氛圍一時非常感人!
鄧麗君和周傑倫隔空對唱視頻 http://v.qq.com/page/n/0/0/n0012ya48c0.html
如果時光機器真的存在,你希望它載著誰回來?9月6日晚,在現場一萬多名觀眾的見證下,時光機空降周傑倫“摩天倫”世界巡演臺北站現場,亦真亦幻的“虛擬鄧麗君”走上舞臺,與周傑倫完成了三首跨時空的對唱,其中兩首是周傑倫的作品,《紅塵客棧》和《千里之外》。
“虛擬鄧麗君”的一顰一笑,舉手投足,幾可亂真。更神奇的是,1995年去世的鄧麗君,竟然現場唱起周傑倫2006年以後的作品。3分鐘30秒的短暫亮相,把周傑倫這場演唱會變成魔術現場,仿佛真有一台時光機,把另一個空間的鄧麗君帶了回來。“科技好神奇!”“簡直就是還魂術!”“好想哭怎麼辦?”“毫無違和感”……演出視頻在網上傳播後,網友們驚歎一片。
這台“時光機”的打造者,是憑藉電影《本傑明-巴頓奇事》等作品多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特效製作公司“數字王國”(Digital Domain)。鄧麗君能夠從遙遠的記憶中走出來的關鍵,是虛擬影像重建技術和傳統投影技術的結合,此次也是這項技術在亞洲的首次亮相。至於另一個問題,唱著《紅塵客棧》的那把鄧麗君的嗓音,又是如何“發聲”的?南方都市報記者昨日採訪了數位王國相關工作人員,試圖探尋答案。
現場重播&各界反響
還魂術!她的聲音唱他的歌,24小時內流覽量破百萬
演出當晚,字幕打出:“我曾經幻想,如果我能穿越時空,回到三十年前,跟她合唱一首歌,那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情”,此時身著一襲白色旗袍的鄧麗君竟從舞臺下緩緩升起,開始與周傑倫對唱《你怎麼說》。之後,當鄧麗君唱出“快馬,在江湖裡廝殺”這句歌詞時,全場一片驚呼,顯然大家相當愕然。兩人同唱曲目還有《紅塵客棧》和《千里之外》。最後,鄧麗君化作白色的蝴蝶,像來時一樣,慢慢消失在夜色之中。周傑倫當晚在慶功宴上說:“我在臺上,感覺就像是與鄧麗君本人共同在舞臺合作那樣的真實、感動。”
自6日首演結束,相關新聞與現場視頻就在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平臺擴散。臺灣當地,僅兩天時間YouT ube流覽量達448,415人次。9月7日,周傑倫中文網JayCn發佈的同內容消息急速升至熱門微博第一名,轉發量破6萬,視頻總點擊量超過50萬。這一事件也為海外媒體所關注,截至發稿時間,包括路透社、雅虎、《洛杉磯時報》、《華盛頓郵報》、美聯社在內的超過45家媒體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報導。
小巨蛋上的“時空之旅”只有短短3分30秒,背後卻是45名特效師歷時3個月的努力。南都記者獲悉,曾經參與《泰坦尼克號》、《變形金剛》系列等好萊塢大片製作的特效製作公司數位王國是“虛擬鄧麗君”最關鍵的締造者。特效師運用“虛擬影像重建技術”,攻克“形神、語言、頭髮”三大製作難題,歷經百餘個版本的不斷修正,最終全面“復活”鄧麗君。
形象:唱“yi”這個音時,常露出很美的牙齒
2008年憑藉《本傑明-巴頓奇事》斬獲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的StevePreeg是此次項目的動畫總監和後期視覺特效的製作總監。“復活”一位東方偶像對他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。“首先,中文對我們來講是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,這在嘴形的同步和對照上加深了難度。製作滿頭的真人頭髮同樣具有挑戰性。大概需要繪製7000幅圖像,而且頭髮還需要模仿人物的動態。”
說起“復活”鄧麗君,臉部及角色建模師DanPlatt認為“就好像在寫一首視覺性的詩”。老照片、演出DVD、不全面的身體資料,成了特效師唯一能夠參照對比的資料。因為一些1980年代的照片圖元很差,也會成為障礙。
和Platt一樣,動畫師TomStam and將捕捉鄧麗君的“靈魂”視為最重要的責任。通過反復觀察,Stam
and收集到很多鄧麗君的演唱細節:“她有很美的牙齒,在演唱時會常常露出來,尤其是在‘yi’這個音。特別是她唱到高音時喉嚨會有顫動,嘴唇也可能會有顫動———這些細節都是重現鄧麗君表演活力的關鍵。”
據悉,此次“虛擬鄧麗君”得到了鄧麗君家人的首肯。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富不僅促成此次周傑倫與鄧麗君的對唱,還擔任了數位王國製作團隊的特殊顧問。提及明年鄧麗君個人虛擬演唱會,數位王國透露肯定會有大陸站的計畫,“日本、新加坡基本已經確定,等各方面條件成熟後,再回到大陸。”該工作人員坦言,大陸是未來主要的商業市場。鄧長富則表示:“我真正想做的,是能夠把她‘復活’,讓大陸同胞能夠親睹她在舞臺上的演唱。”
延伸探討
明年最終版,將更趨於完美
將已故的藝人在舞臺上復活,對於數字王國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,兩年前他們就創造了有史以來第一次虛擬人表演:2012年4月15日,美國Coachella音樂節上,數位王國將已故美國說唱巨星TupacShakur“復活”在人們眼前。此次鄧麗君空降小巨蛋,據悉也是這種“全真虛擬人”首次在亞洲亮相(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並不算虛擬真人)。由於製作時間較短,觀眾認為“虛擬鄧麗君”可以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,比如投影暗淡,尚不清晰。數位王國方面表示還將繼續改進,計畫明年年底前完成的最終版,在人物動作、臉部細節等方面將更加趨於完美。
是變革,還是過度消費?
在以往的演唱會上,也有藝人與已故去的歌手對唱,但大多只是在螢幕上播放影像和聲音來實現合唱。此次“虛擬鄧麗君”的出現是否會給未來演唱會現場帶來顛覆性變革?也引起網友的熱議。有網友期待在這項技術更加成熟後,可以看到更多的已去世的藝人重現,“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張國榮和梅豔芳再次同台”。另一方面,也有歌迷擔心如果全真虛擬人取代真人,那麼看現場演出的意義何在,更有歌迷直言虛擬已故歌手意義不大,“一切是電腦做出來的,那個人其實已經不在了,這其實是對故人的過度消費。”作為亞洲第一個在自己演唱會上運用該項技術的藝人,周傑倫則預言,虛擬技術的應用將成為一種潮流。
虛擬人演出在國外並不罕見。比如席琳-迪翁2007年與虛擬的貓王在《美國偶像》上合唱;“虛擬奧黛麗-赫本”的巧克力廣告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